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数千名的高引用率科学家至少有一次撤稿经历

 作者:赵宇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0 9:40:43 字体大小:

1月30日,《PLOS Biology》发布了一项旨在描绘撤稿规模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将撤稿与高被引论文联系起来,发现全球超过8000位高引用率的科学家至少有一篇论文被撤回,被撤论文的自引率比未撤回论文更高,且与合作者人数较多的论文相比,合作者人数较少的论文更容易被撤稿。

“并非每次撤稿都代表存在学术不断。”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流行病学家John Ioannidis表示,他也是这项研究的主导者,“但从全科学领域的宏观视角来看,这对了解那些对科学最具影响力的人很重要。”

Ioannidis和团队由媒体组织“撤回观察”编制的全球最全面的撤稿数据库,包含55000多条撤稿记录,他们将这些记录与由出版商爱思唯尔维护的文献和引文数据库Scopus的数据联系起来,过滤掉了非作者失误造成的撤稿、无法在Scopus找到链接的撤稿以及撤稿后重新发表的论文,最终得到了近39500篇撤稿文章,并将其与Ioannidis编制的高被引作者的名单进行了比较。

在本研究中,作者将高被引科学家分为两组:第一组是217097名在其职业生涯中跻身各自领域前2%高被引作者,第二组是有数据的最近一年,即2023年引文影响力排名前2%的223152名科学家。研究发现,2023年引用率最高的研究人员中,有8747人(4%)在其职业生涯中至少出现过一次撤稿,而在其职业生涯中被引用率最高的研究人员中,有7083人(3.3%)也出现过撤稿。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的撤稿率因国家而异。研究显示,在20个高被引学者集中工作的地区中,印度、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高被引学者的撤稿率最高,而芬兰、比利时和以色列的撤稿率最低。

总体而言,发表论文的数量越多,撤回的数量也越多。Ioannidis表示,这并不奇怪——更多的论文意味着更多撤回的机率。

英国牛津大学的退休神经心理学家Dorothy Bishop专注于调查科学诚信问题,她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量化高被引论文的撤稿问题,但并未深入其原因。“这项分析提供了一些间接的证据,表明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仔细研究高引用率的作者,而不是一昧假设他们是伟大的学者。”她说。

“撤回观察”的联合创始人Ivan Oransky对于高被引学者有撤稿行为并不惊讶,尤其是在世界上一些激励机制促使研究人员追求高引用率的地方,这可能导致人为提高引用率的做法。“我的猜测是撤回率与某些与引用操控的行为有关。”Oransky说,这一结果让人们对根据引用次数对科学家进行排名的做法产生质疑。

另一份由伦敦研究分析公司Clarivate制作的高引用率研究人员名单也使用了“撤回观察”的数据,它没有考虑已被撤稿论文的引用情况,也没有列出有证据表明因学术不端而撤稿的人员名单。

Ioannidis说,撤稿通知大多不会详细说明撤回的原因,这妨碍了研究人员对各领域、学科被撤稿现象的理解,他认为爱思唯尔提供的撤稿数据库是研究引用和撤稿之间关系以及撤稿原因的工具。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2999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