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诺奖得主费林加撤回1年前论文,涉及国内高校

 作者:贾利略 孙雯雅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7/12 15:14:44 字体大小:

因发现论文中一个说法的潜在问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撤回一篇研究论文。

发现新的分子马达,论文发表后,却发现论文中的说法存在问题,7月10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撤回一篇此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研究分子马达的论文。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资料图

分子马达是生物化学分子构建成的“发动机”。费林加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被认为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

费林加是前述撤稿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其署名单位是位于荷兰格罗宁根的大学斯特拉廷化学研究所和位于中国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涉事论文的另一通讯作者是赵德鹏。其署名单位是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省手性分子与药物发现重点实验室。

10日,《自然》期刊发表撤稿说明称,“作者已经撤回了该文章,因为他们发现了其中一个说法的潜在问题:分子马达在报告的条件下(如果定义为完全无干扰)自主运行。进一步的后续实验发现,该系统对燃料消耗过程中的pH值(酸碱度)变化非常敏感。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会显碱性,这排除了自主化学驱动旋转循环的可能性,而在每个环化步骤后添加一些酸根本不会产生干扰。Ke Mo、Yu Zhang、Zheng Dong、Xiaoqiang Ma、费林加和赵德鹏同意撤回。Yuhang Yang尚未回复编辑/出版商关于撤回的任何信件。”

涉事论文的标题是《本质上化学驱动单向旋转的分子马达》(Intrinsically unidirectional chemically fuelled rotary molecular motors),于2022年7月6日在线发表。

该论文称,生物系统主要利用化学能来为自主分子马达提供燃料,从而使系统失去平衡。受到细菌鞭毛马达、三磷酸腺苷合酶、光动力单向旋转分子马达等旋转马达的启发,科学家们致力于设计仅由化学物质驱动的合成分子马达。然而,设计使用化学燃料自主运行同时具有内在的结构设计元素的人工旋转分子马达,以允许它像三磷酸腺苷合成酶一样的完全360°单向旋转运动,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具有三种不同的立体化学元素的同手性联芳基Motor-3,是一种旋转电机。其两个芳基围绕由化学燃料驱动的单键轴进行重复的单向360°旋转。它经历连续的酯环化、螺旋反转和开环,并在自主旋转循环上实现高达99%的单向性。该分子旋转马达可以以两种模式运行:与化学燃料脉冲同步运动和酸碱振荡;以及在微碱性水环境下化学燃料存在时的自主运动。这种旋转电机设计具有对旋转方向的内在控制、用于自主运动的简单化学燃料以及近乎完美的单向性。

但在发表5个月后,2022年12月22日,该论文被附上“编者注”称,“请读者注意,作者发现,本文所报道的分子马达的运动似乎对燃料消耗过程中发生的pH值(酸碱度)变化非常敏感。编辑部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做出进一步回应。”

又过了7个月,前述论文在发表一年后,因为发现论文中一个说法的潜在问题,被作者撤回。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网显示,2018年5月6日上午,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费林加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周国富教授,共同签订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是华南师范大学在整合已有相关优势资源、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科研、教学单位,所依托的光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为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科学家: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以及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

2019年,费林加当选bet36体育在线:外籍院士。

bet36体育在线:学部官网显示,伯纳德·L·费林加,男,1951年5月生于荷兰,荷兰国籍,201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 van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

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

费林加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还受聘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等。

中山大学药学院官网显示,赵德鹏,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导。2017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并进入中山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马达设计合成、合成有机化学、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化学等。

涉事论文的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033-0

撤稿声明的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80-2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