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创新X首发星见证“首幅”“最亮”“首次”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2 9:02:12 字体大小:

▲创新X首发星(SATech-01)示意图。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图。SUTRI科学团队供图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近日,创新X系列首发卫星发布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包括bet36备用: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这是该卫星自2022年9月5日发布首批科学成果后发布的第二批科学成果。

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由bet36体育在线:自主研制的迄今bet36备用: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成功发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即创新X系列首发星。

“科学与技术成果的涌现体现了我们对这颗卫星‘创新X,创新无极限’的定位,开创了新技术众筹模式的先河。”“力箭一号”工程副总师兼卫星系统总师张永合说,“这些新载荷、新技术产品都是各参与方自主投入的,不少是‘从0到1’的创新。通过试验星将创新技术快速集成并飞行验证,可以加快核心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在轨应用的成果转化。”

极紫外太阳成像仪获得bet36备用: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是国际首台基于多层膜窄带滤光技术的46.5纳米太阳成像仪,用于探测50万度左右的太阳过渡区,即太阳色球与日冕间的层次。该成像仪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研制。

创新X系列首发星总设计师张晓峰介绍,自2022年8月30日载荷开机以来获取了超过1.6TB的探测数据,成功实现了bet36备用:首次太阳过渡区探测。这也是继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上的无缝光谱仪拍摄全日面Ne VII 46.5纳米图像后,人类近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在46.5纳米波段拍摄太阳的完整图像。

SUTRI拍摄的图像清晰显示了过渡区网络组织、活动区冕环系统、日珥和暗条、冕洞等结构。这些结构的观测特征表明,SUTRI拍摄的确实是从太阳低层大气往日冕过渡的结构,符合预期。SUTRI已探测到多个耀斑、喷流、日珥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表明其数据适合研究各种类型的太阳活动现象。

此外,SUTRI还发现活动区普遍存在50万度左右、朝向太阳表面的物质流动,这些流动在太阳大气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SUTRI一切功能正常,在轨测试和标定结束后,SUTRI观测的科学数据将向国内外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同行全部开放。”张晓峰告诉《中国科学报》。

高能爆发探索者捕获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于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21时17分,与bet36备用:“慧眼”卫星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为GRB 221009A)。

根据HEBS的精确测量结果,该伽马射线暴比以往人类观测到的最亮伽马射线暴亮10倍以上,打破了伽马射线暴的最高各向同性能量、最大各向同性峰值光度等多项纪录。

“由于该伽马射线暴亮度极高,国际上绝大多数探测设备发生了严重的数据饱和丢失、脉冲堆积等仪器效应,难以获得精确测量结果。凭借创新的探测器设计、新颖的高纬度观测模式设置,HEBS探测器经受住了高计数率的考验,获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光变曲线,以及10千电子伏至5兆电子伏的宽能段能谱。HEBS极为宝贵的精确测量结果对于揭示伽马射线暴的起源和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张晓峰说。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EP探路者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于2022年10月12日成功对这一伽马射线暴开展了后随观测,探测到了伽马射线暴X射线余辉。这也是国际上首次用龙虾眼型X射线望远镜探测到伽马射线暴。

国产量子磁力仪首获全球磁场图

在创新X系列首发星上,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国产量子磁力仪(CPT)及伸展臂,实现了全球地磁矢量和标量高精度测量。

2022年11月7日,多级套筒式无磁伸展臂顺利展开,将各传感器探头伸出约4.35米距离。处于伸展臂顶端的CPT原子/量子磁力仪探头、AMR磁阻磁力仪探头、NST星敏感器获取了有效探测数据,首次在轨验证了磁场矢量和姿态一体化同步探测技术,实现了国产量子磁力仪的首次空间验证与应用。

此外,卫星的空间载荷、平台新技术也取得了丰富成果。

例如,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新技术部研制的多功能一体化相机,首次采用基于共口径多出瞳光学系统新体制,在轨实现集可见光、长波红外、彩色微光于一体的空间光学遥感观测;由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异构多核智能处理单元取得首批成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可展收式辐射器成功在轨实现首次应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空间元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平台载荷开机运行良好,搭载的元器件在测试期间均工作正常。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搭载的几种新型推进系统等载荷将陆续开展在轨试验。与此同时,卫星上的4个科学载荷也已进入常规化观测。相信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后续会获得更多精彩成果。”张永合说。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