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教师也能共享,教育部发布多点教学新规

 作者:张盖伦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11/7 9:07:43 字体大小: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指出,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

这不是一个新提法。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就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以及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

在南昌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小强看来,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资源的第一汇聚地,重申允许高校教师多点教学并取得报酬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和激发高校教师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这和各部委此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激发和释放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政策一脉相承。“这是好事,高校应该鼓励,当然前提是保证教师在本校内的授课质量。”

增加教师收入,利于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允许高校老师多点教学,其实是为一部分“教有余力”的老师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平台。知识的传播价值提高了,知识的影响范围也扩大了。

“除了激发和释放教师的创新活力外,多点教学也有利于高校深入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刘小强说,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但在现行体制下,高校教师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还是会受到一些约束,尤其是受到“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的约束。有时,老师做了社会服务,但学校又无法以绩效工资的形式发放酬劳,这会影响其积极性。“允许老师多点取酬,有利于人尽其才,也有利于高校更好、更全面地服务社会。”刘小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而且,当某位老师的课不仅限于一地、一校时,普通高校的学生也就有机会当面听到名牌大学教授的课程。多点教学,也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当然,昆明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黎尔平也指出,要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还得强化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完善学生跨校选课等制度。

之前,有学者做过一项大学教师流失意向影响因素调查。该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而非职业满意度对bet36备用: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影响他们是否离开教师岗位的决策重点,在于与他们切身相关的工作条件的好坏。要改善老师的工作条件,根据该研究的结果,最好能提高实际收入。

多点教学,确实是提高收入的一种方式。刘小强表示,高校教师多点教学,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老师能通过授课获取合理报酬,也可以在更多平台实现自身价值。

鼓励多点教学,高校也得提供方便

其实,高校教师在校外兼职教学,本就是“公开的秘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表示,多点教学已经暗中施行多年。一位不愿具名的在京高校教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校对老师的多点教学没有明文规定,没说鼓励,也不禁止。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谋得教学兼职的老师,一般不会主动向自己所在学校报备。

把本来就普遍存在的事摆上台面,也有助于管理的规范化。

2017年,位于山西省的中北大学出台了《教师开展多点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其指出,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必须首先保证完成本学校教学、教研等工作量,并向学校申请;审核和公示通过后,老师还要与学校和兼课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约定兼课时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事项。

之前,社会舆论对教师兼职兼薪的普遍忧虑,是认为这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其教书育人。高永安认为,对这一问题倒不用过多担心,“不用要求所有老师都参与其中,应该是老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行选择要不要开展多点教学”。如果教师为了校外的教学忽视校内教学,校内的评价体系就会说话。当然,为了保证校内教学质量,学校也需要加强校内教师的绩效考核。

如果高校愿意让自己的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在监管之外,还得创造条件,采取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为教师的多点教学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和政策上的激励。“老师评职称都要看工作量,学校也可以考虑对老师多点教学时产生的成果和教学工作量在相关考核时予以认定。”刘小强说。

高永安则建议,高校可以适当降低老师的科研压力,给老师留出能够外出教学的时间,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谈谈多点教学体会,让其他老师能够借鉴。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